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图景正在打开,新质生产力加速形成,纺织行业发展面临着全新形势、全新任务、全新要求。作为我国纺织产业链中稳定发展和持续创新的核心支撑,纤维材料在全产业链创新中承载了重要的责任。
如何基于消费趋势和产业生态挖掘纺织新材料的应用场景和价值?如何围绕先进纤维材料的开发应用重构产业想象空间?如何着眼终端应用以科技创新的磅礴之力赋能产业升级?在10月16-17日于江苏盛泽举办的2024国际先进纤维材料创新大会,对于这些行业热点议题给出了新答案。本次大会共分为“先进纤维材料产业发展会议”和“先进纤维材料创新应用会议”两大篇章,汇聚权威机构、高等院校、纤维企业、面料企业、服装品牌等创新力量,围绕先进纤维材料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与应用展开分享交流。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朱美芳,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党委书记阎岩,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西安工程大学教授孟家光,中国纺织信息中心主任胡松,纺织产品开发中心主任李斌红,中国纺联生产力促进部主任、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副主任李波,纺织产品开发中心副主任陈宝建,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纺织处副处长吴桐等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研院校的领导和嘉宾;吴江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陈琦,吴江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盛泽镇党委书记陈宇,吴江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中国东方丝绸市场管委会主任张建华等来自吴江区和盛泽镇的领导;江苏新视界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梅锋,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主任王玉萍,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汪建根,南京天安高分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国敏,南京禾素时代抗菌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缇娜,山东艾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宫兆庆等来自大会支持单位的嘉宾出席会议。
大势起!产业更新与市场更新齐发力
陈琦在致辞中表示,吴江作为承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示范窗口,探索形成了一批具有突破性、首创性的成果,为吴江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她指出,先进纤维材料是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吴江盛泽作为全球纺织行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充分发挥纺织产业的全链条整合优势,加速布局纤维产业发展,以科技需求为导向,创新科研机构运营模式,攻克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不断拓展纤维新技术与新产品的应用领域,实现了我国纤维新材料的重大创新进展,在加快建设世界级高端纺织产业集群的道路上进一步走深走实。
“对纤维材料的认识、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决定着整个纺织工业发展的深度广度,质量质态。”孙瑞哲在致辞中指出,当前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螺旋上升,耦合发展。在智能、绿色、生物经济的深度融合中,在传统、新兴、未来产业的梯度演进中,先进材料创新正呈现出新的趋势与特征。发展新质生产力,先进纤维创新是重中之重。对此,他提出了三点期望:一要勇攀高峰,持之以恒,引导纤维新材料高端化发展;二要补齐短板,赋之以能,推动资源要素集聚,攻克发展瓶颈;三要持续深耕,落之以实,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商品化进程。
创新力!前瞻视角诠释产业新升级
在先进纤维材料产业发展会议上,朱美芳、孟家光围绕先进纤维材料的创新趋势与,如何注重材料升级和技术创新以满足消费者对高性能、多功能、可持续的需求等进行主题演讲。李斌红主持会议。
“纤维材料既可以成为纺织工业升级换代的起始原材料,也可以渗透到生物应用、新能源、环境等各方面,包括深海探测、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各个领域。”朱美芳在《全球先进纤维材料发展趋势》的演讲中阐述了化学纤维的发展历史、创新应用和未来展望。她以国内国际创新产品为例,讲述了高性能纤维在现代工业化领域以及柔性纤维在人体健康、医疗康复等健康生活方面的最新应用。她指出,多次工业革命带来了纤维材料的飞跃发展。在智能时代,AI将通过大数据、数字孪生、虚拟现实、人机接口等技术手段赋能纤维产业发展,全面推动各应用领域的创新升级。
在《全球功能性面料产业发展趋势》的分享中,孟家光对保健型、防护型、舒适型三大类功能性纱线的生产方式及应用方向进行了详细解析。他表示,在科技进步、消费者偏好、环保意识、行业应用扩展等多重因素影响下,消费者对功能性面料的需求着重于舒适性、技术性、可持续性、时尚性及健康性等方面。伴随着这些需求发展,行业应通过进一步加大功能性面料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优化生产工艺与成本控制、推动绿色生产与可持续发展、加强市场调研与产品定制、建立健全行业标准和认证体系等策略来推动产业发展。
谋商机!勾勒合作共赢新图景
作为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之间的桥梁,科技成果转化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更是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让科技创新成果深植沃土、开花结果的关键一环。
本次会上举行了科技创新助力品牌打造合作项目、生物基原纱抗菌抑臭锦纶生产与推广项目、差异化海藻纤维高端家纺产品开发战略合作、石墨烯纺织产品合作开发项目、防水透湿纳米微多孔膜研发项目、凝聚创新资源形成新质生产力合作项目、超高TiO2含量PET短纤的开发与应用研究项目、差异化功能与智能性针织面料与服装开发项目、NAO虚拟织布机×Sustens®生物基弹力短纤开发合作项目、古法面料工艺传承与时尚创新项目、三川×Sustens®生物基弹力短纤合作项目、元氧能量助眠安睡服开发项目、呋喃基聚酯PEF短纤的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共13个重点项目的签约仪式。
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盛泽织造品牌促进会、东华大学、苏州市吴江区青年商会、西安工程大学等行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与南京禾素时代抗菌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烟台明远创意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艾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三六一(中国)有限公司、盛意成石墨烯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吴江市汉塔纺织整理有限公司、上海德福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绍兴惠群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宝鸡金健数码针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青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海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吴江市六福纺织有限公司、浙江华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浙江三川纺织科技有限公司、太极石股份有限公司、汕头市意大来制衣实业有限公司、合肥利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上下游企业,将围绕先进纤维材料关键技术和产品研发开展协同合作,进一步推进产学研融合的深层次发展,为纺织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未来力!多维度探讨引领新趋势
在主题对话环节,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研发副部长张林以“前沿纺织材料创新动向”为主题,围绕先进材料的发展情况与应用趋势,与来自纤维、面料和终端应用的企业嘉宾展开了前瞻性探讨。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所研究员、先进材料部主任、先进纳米复合材料创新中心主任吕卫帮指出,纳米材料的性能好,尺度缺陷小,可调配结构多,强度和导电性优于传统材料。他表示,纳米材料不仅能为可穿戴织物实现高效的热管理,还能够利用太阳能使织物具备电池功能。
苏州罗曼罗兰时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盛泽织造品牌建设促进会会长徐德荣表示,集团精选专业的上游合作要素方以及下游品牌客户,打造面向不同消费人群和需求的多个子品牌,形成全产业链的联动创新。对于加强品牌建设,他建议除了创新外,还要借力区域优势,找准细分赛道,舍得投入,贵在坚持。